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图片>>会员作品
杨智军——《我是一个兵》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八十多年前,外敌入侵,华夏山河破碎,百姓深陷苦难。热血青年们怀揣悲愤,告别亲人,投身抵御外敌的硝烟。他们以顽强、不屈与誓死的决心,铸就了伟大的华夏军魂。

当年的抗战老兵已步入耄耋。这些照片,由我和志愿者团队奔波多地拍摄。起初我感触不深,直到一位老兵走访后不久离世,其家人索要照片作遗像,我才惊觉,这些照片可能是他们在世间最后的定格。从此,我全力寻找抗战老兵,用镜头记录他们的面容与故事。

在商丘,韩大正老人讲述胡耀邦为其改名的经历;襄县的偏银周老人,90岁仍开着三轮车为村里修路;濮阳 108 岁的卢喜才老人,听到呼喊 “到” 的回应迅速而洪亮;郑州的飞虎队成员李占瑞老人,激动时会说英语、唱英文歌…… 

志愿者寻访到的老兵数量急剧减少,我们的脚步赶不上他们消逝的速度。于是,我将照片整理成摄影展、印制成《我是一个兵》画册,希望人们记住他们。这些老兵,大多自称 “大头兵”,虽平凡却伟大,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保卫了国家。“我是一个兵”,在民族危难时,我们每个人都应是挺身而出的战士,守护国土与亲人。铭记老兵,传承民族不屈精神,因为战争的威胁从未远去。

2.常甲寅.jpg

常甲寅,1923年5月出生,1938年参加八路军太行第四游击支队民运团。1942年2月,参加驻林县抗日联军预备队,担任侦察员。1952年2月,因伤回乡务农。2015年9月3日,在北京“9.3”大阅兵抗战老兵乘车方阵中接受检阅。


3.高魁.jpg

高魁,1922年3月出生,1944参加革命,在淮太西(淮阳、太康、西华)第一战区、第二战区游击队与日伪军作战,参加战斗27次,活捉日军6人。2015年9月3日,在北京“9.3”大阅兵抗战老兵乘车方阵中接受检阅。

4.胡国祥.jpg

胡国祥,1928年出生,1943年逃荒到黄河边,遇到了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驻密县部队。在密县与日军打过几次仗。2015年9月3日,北京“9.3”大阅兵中在观礼台上观礼。

5.李占瑞.jpg

李占瑞,1920年出生,1937年报考中央防空兵学校。1939年考入中央空军军官学校27期。1942年到巴基斯坦深造,毕业后编入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第一大队三中队(飞虎队)。1948年回到家乡。2015年9月2日,荣获抗日胜利70周年纪念章。

6.刘德山.jpg

刘德山,1924年出生,1940年入伍,被编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四师;之后随部队转战永城、夏邑、萧县等地与日伪军作战,先后荣获“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华北解放纪念奖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奖章”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9.3”大阅兵抗战老兵乘车方阵中接受检阅。

7.王德胜.jpg

王德胜,1926年出生,1943年参加黄克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四军三师,多次被评为军级战斗英雄。抗战胜利后,所在部队被编入华东野战军。1952年转业回到商丘老家,任区武装部干事,后因伤势复发回乡务农。2015年9月3日,北京“9.3”大阅兵中在观礼台观礼。

安文远.jpg

安文远,1926年6月出生,1940年进入新四军水东独立团,多次与日伪军交战,荣立二等功一次。历任独立团战士、警卫员、警卫班长、华北军政大学学员、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天津警备区四分区招生干部。1949年回乡参加劳动生产。2015年9月3日,北京“9.3”大阅兵中,在抗战老兵乘车方阵中接受检阅。

18.偏银周.jpg

偏银周,1930年3月出生,1942年进入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之后编入项英、叶挺领导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多次受到部队嘉奖。1945年因腿部受伤离开部队。

17.尚庆林.jpg

尚庆林,1927年9月出生,1943年被抓壮丁进入刘汝明的第六十八军,1944年2月加入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随部队在南阳一带与日军激战,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1947年解放洛阳后,因伤回家务农。

9.索良民.jpg

索良民,1920年7月出生,1938年参军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五军。1944年进入中共“伊洛特”革命根据地。1946年跟随中共地下党员在郑州开展工作。1948年被豫西军区情报处批准为“中共特别党员”。1958年转业到地方工作。

8.韩大正.jpg

韩大正,1924年8月出生,1940年报名参军,在皖北抗战总队担任团部上尉军需官。之后在彭雪枫部队与日军打游击。抗战胜利后在商丘接受日军投降。

41.许雪堂.jpg

许雪堂,1925年9月出生,1942年进入冀南军区,在河南多地与日军打游击。1945年1月,跟随冀南军区第七分区与第八分区主力部队自修武北南下,先后攻克日伪军据点16处。在封丘战场上被炮弹炸伤腿部,回家养伤后从此务农。

10.刘存才.jpg

刘存才,1927年10月出生,顶替哥哥进入薄一波组织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之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十八团二营六连。“百团大战”后随部队在汾西、山西一带与日军激战,之后被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十一旅三十八团二营六连一排。1976年转业进入地方企业工作,目前享受团级离休待遇。

15.卢喜才.jpg

卢喜才,1907年11月出生,1938年加入丁树本建立的抗日独立团。后参加冀南战区游击队第1纵队独立团,之后到刘伯承任师长的一二九师重机枪连任班长。先后在河北南宫、大名与河南安阳等地与日军打仗。因受伤住院与部队失去联系回家务农。

16.邵同喜.jpg

邵同喜,1925年10月出生,1942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43年在延津、浚县、汤阴、封丘等地与日军激战。战役中,亲手活捉了两名日军。在内黄战役中,将腿部受伤的营长背下战场。1945年离开部队,回家务农。

26.李月.jpg

李月,1927年7月出生,1942年因看到日本飞机炸死了多名邻居和乡亲,义愤填膺,前往洛阳担架兵团应征入伍。进入独立团学习救护。在界首河期间,因战况太多,作为护士的女兵也拿起枪上了前线,一直战斗到日军投降后回家务农。

28.孙永清.jpg

孙永清,1917年7月出生,1937年4月,结婚四个月被抓壮丁,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一零二师三零四团三营八连七班,历经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四次长沙保卫战等战役。日军投降后回家,老婆失踪,从此单身务农,没有子女。

30.辛国房.jpg

辛国房,1928年4月出生。1942年被送到宝鸡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军四十二师五零六团二营重机枪连训练。1945年在贵州神龙山与日军战斗,之后转战贵州马尾、南丹,与苗族人民一起打击日军。在山上坚守了四十多天,直到日本投降。

21.刘须军.jpg

刘须军,1923年出生,1938年随同村人在萧县杨麻集加入萧县抗日游击支队,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随部队在萧县境内打游击。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与日军遭遇,军马被击毙,从马背跌落摔晕后找不到部队,返乡务农。

38朱恪章.jpg

朱恪章,1922年12月出生,1939年在郑州黄岗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二十二师六十四团三营九连当传令兵。日军占领郑州后,随部队退到禹县、南阳继续与日军战斗,之后又转战到湖北枣阳、陕西安康,直到日军投降后回家务农。

36.崔德成.jpg

崔德成,1922年出生,1943年在洛阳某兵工厂修枪械。后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四十一师十一团营六连。在登封中岳庙与日军作战,因伤亡太大,在嵩县整编后,赶往贵阳与日军激战。1945年日本投降后,所在部队在贵阳整训,后回乡务农。

43.张红军.jpg

张红军,1925年8月出生,1942年向西逃荒,在巩县被抓壮丁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三师二四七团二营,分别在洛阳龙门、渑池、陕州与日军三次作战,之后随部队辗转四川驻扎。日本投降后回家务农。







分割线.png


1752120126356891.pn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